牦牛行业论坛在帐篷里
[从扶贫前线拿笔神圣的报告]
7月27日下午,在青海省南黔县湘达镇桥村,一个6平方米的牦牛毡黑色帐篷,内部面积近2000平方米,玉树第六届牦牛高峰论坛拉开帷幕。
参加会议的人不多。玉树州有6个农业,畜牧业和乡镇的县,以及合作社的代表。有超过10位受邀专家,总计不到100人,但讨论非常热烈。
“自1978年以来,我一直是兽医。我与牦牛和农民打交道已有40多年了。我觉得有更多的支持政策,但牦牛的质量有所下降,尤其是牦牛的品种和质量。政府真的很担心。 “白马九美的第一次演讲上台并提出了一个问题。”
“我们正在努力把握这个问题。”玉树州农牧局副局长周多才表示,国家连续六年举办牛市竞争。一等奖,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为10万元。 5万元和3万元是推广优质品种。同时,国家还加大了县间优质品种的交流,积极推进牦牛和野牦牛的养殖,淘汰劣质品种,使玉树牦牛的净化和复壮取得了进展。
道路走,我们的农牧民的生活没有问题!”合作社的第二个代表是九九昂赛。
南黔县副县长甬江表示,大力发展畜牧业合作社,积极推进规模化,集约化,是全县牦牛产业发展的主导思路。秋黔县草原面积1663万亩,年均库存41.7万只(仅一只)。目前已建立42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,集中牧草,畜牧,劳动等生产要素,降低风险。它还促进了牲畜保险和动物疾病预防的广泛推广。
符合畜牧业发展道路它自己的现实。“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的徐军教授说,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,玉树地区的牲畜数量曾超过2000万头,但今天不到300万头(只有一头),但它已经近年来显而易见。呈现出变暖的趋势。
Hashi Zhaxi Dorje是一个多国环保公众,在青藏高原很受欢迎。 “牦牛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建立合作社,还需要新的力量加入。”他建议采取更有力的措施,吸引和促进有知识和管理的返乡大学生参与现代牧场的建设。一旦有了现代牧场,牦牛产业就有了坚实的发展基础。
畜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也是论坛的热门话题。 “我们必须认识到青藏高原的生态脆弱性,但我们不能完全将农牧民从保护区中移除。我们已经禁止了它。”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,全国环境保护协会常务理事洛桑灵之多杰说,只要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,就有可能达到平衡。人和草的储存。
牦牛产业论坛连续第二年在牦牛帐篷里举行,西藏牦牛博物馆馆长吴宇初非常情绪化。汉人在北京放弃了生命,在拉萨建立了第一个牦牛博物馆。自2014年开放以来,已接待了60多万名游客,赢得了西藏人民的赞誉。
青海省被称为“世界牦牛之都”,牦牛种群超过世界三分之一。玉树牦牛占全省牦牛总数的36%,在青海省排名第一。 “玉树牦牛”在过去两年中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,被认定为全省唯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优势区。在此背景下,连续六年举办的牦牛高峰论坛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。
(记者尚杰)